查古籍
病名。亦名千岁疮。即瘰疬生于遍身者。因其发生如同流注,具有此处未愈它处又起之特点,故而得名。《医宗金鉴》卷六十四:“生于遍身,漫肿而软,囊内含硬核者,名流注疬。”详见瘰疬条。
《景岳全书》(公元 1624 年)明.张介宾(景岳)着。六十四卷。包括医论、诊断、本草、方剂、临床各科等。主张人的生气以阳为生,阳难得而易失,既失而难复,所以主张温补。
病名。亦名千岁疮。即瘰疬生于遍身者。因其发生如同流注,具有此处未愈它处又起之特点,故而得名。《医宗金鉴》卷六十四:“生于遍身,漫肿而软,囊内含硬核者,名流注疬。”详见瘰疬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