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病名。指肛漏日久,气血衰败,脓水淋滴者。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七。相当于结核性肛漏或因肛漏失治发展而成者。该病虽应以外治为主,但亦须在手术前后积极配以内治,以增强体质,减轻症状。
(公元 605 ~ 617 年)隋.杨上善编注。
原三十卷。已残缺,现存国内本为二十三卷。是《黄帝内经》的一种早期传本的注本。
关于本书的成书年代,有人根据卷首原题杨上善的头衔系唐代官职,以及书中个别字避唐讳,因疑杨为唐人,为唐代著作。但此说也有人表示不同 意见。
病名。指肛漏日久,气血衰败,脓水淋滴者。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七。相当于结核性肛漏或因肛漏失治发展而成者。该病虽应以外治为主,但亦须在手术前后积极配以内治,以增强体质,减轻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