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证名。骨节拘挛之证。为骨痹之外证。《素问·逆调论》:“病名曰骨痹,是人当挛节也。”以肾虚髓涸,致筋燥失养,挛缩而急。《圣济总录》卷二十:“肾脂不长,则髓涸而气不行,骨乃痹而其证内寒也。”“外证当挛节,则以髓少而筋燥,故挛缩而急也。”参见拘挛条。
《普济方》(公元 1406 年)明.朱橚等撰。 共168卷。凡 1960 论,2175 类、778 法、61739 方 239 图。 收载方剂最多。《本草纲目》中附方有不少是从此书采录的。
证名。骨节拘挛之证。为骨痹之外证。《素问·逆调论》:“病名曰骨痹,是人当挛节也。”以肾虚髓涸,致筋燥失养,挛缩而急。《圣济总录》卷二十:“肾脂不长,则髓涸而气不行,骨乃痹而其证内寒也。”“外证当挛节,则以髓少而筋燥,故挛缩而急也。”参见拘挛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