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中医词典》k~l~m 口角流涎

    证名。口角自流清涎。

    ①病因脾气虚衰,不能收摄津液所致。《景岳全书·杂证谟》谓口角流涎,为太阴脏气之脱。《医钞类编》治舌纵涎下多唾,或口角流涎不止,口眼斜,手足痿软,用神龟滋阴丸。《张氏医通》治气虚挟痰,卒然晕倒,口眼斜,口角流涎者,用六君子汤加秦艽、天麻、姜汁、竹沥。

    ②病在中焦。胃热则流热涎。症见涎唾从口角流出,绵绵不已。治法若因胃家有热得,宜清胃泻火,用清胃散加减。

    ③因虫积者,宜杀虫消疳,可选用乌梅丸加减。

更多中医书籍
  • (公元 341? )晋、葛洪(稚川)着。八卷。用简易的处方和易得的药物,在仓促发病时可以应用。经梁.陶弘景增补,金.杨用道又加附方。

    作者:
  • 作者:
  • 作者:
    王肯堂
  •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作者:
    王肯堂
  •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作者:
    王肯堂
  •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作者:
    王肯堂
  •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作者:
    王肯堂
  •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