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证名。结喉两旁足阳明经人迎穴处动脉(即颈总动脉)搏动亢进之证。《灵枢·论疾诊尺》:“视人之目窠上微痈(“痈”,《脉经》作拥),如新卧起状,其颈脉动,时咳,按其手足上,窅而不起者,风水肤胀也。”见于水肿、喘证、怔忡等病证。
《汤头歌诀》(公元 1694 年? )清.汪昂(讱庵)着。一卷。按照《医方集解》分门,把方剂的组成主治等编成歌诀,以便记诵运用。
(公元 1298 年)元.王好古(进之、海藏)撰。三卷。依据《内经》有关药理的论述,以及张洁古《珍珠囊》和李杲《 药类法象》、《用药心法》等,对于药物的气味阴阳、升降浮沉、君臣佐使 等分析较为深入。
证名。结喉两旁足阳明经人迎穴处动脉(即颈总动脉)搏动亢进之证。《灵枢·论疾诊尺》:“视人之目窠上微痈(“痈”,《脉经》作拥),如新卧起状,其颈脉动,时咳,按其手足上,窅而不起者,风水肤胀也。”见于水肿、喘证、怔忡等病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