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病名。见《竹林寺女科秘方》。多因肝郁脾虚,郁久则生热,虚则血益亏,冲任失养,复为热伤,故经来或多或少不定,兼见面色萎黄,头目眩晕,饮食不思,五心烦热等。治宜先用清凉散(黄芩、知母、当归、丹皮、茯苓、白芍)退去虚热,后用调经四物汤(四物汤加香附、砂仁、丹皮、黄芩、生姜)治之。
《丹溪心法》(公元 1347 年)元.朱震亨(彦修、丹溪)着。五卷。 分 100 门,包括外感、内伤、外证、妇科、幼科等,前有十二 证见证等六篇,后附“丹溪翁传”。
病名。见《竹林寺女科秘方》。多因肝郁脾虚,郁久则生热,虚则血益亏,冲任失养,复为热伤,故经来或多或少不定,兼见面色萎黄,头目眩晕,饮食不思,五心烦热等。治宜先用清凉散(黄芩、知母、当归、丹皮、茯苓、白芍)退去虚热,后用调经四物汤(四物汤加香附、砂仁、丹皮、黄芩、生姜)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