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针具名。以塑料、胶木或金属制成,呈圆锥形,有似小艾炷,其高度与底面之直径均为1分。使用时,将针尖按于穴上,使底面与皮肤面相平,再以胶布固定。用法用皮内针相类似。
(公元 1528 年)明.薛己(立斋、新甫)着。 一卷。先论口齿、喉舌之证,分为六门,次论骨鲠、诸虫、体气的治法 ,也分六门,末附方药。
针具名。以塑料、胶木或金属制成,呈圆锥形,有似小艾炷,其高度与底面之直径均为1分。使用时,将针尖按于穴上,使底面与皮肤面相平,再以胶布固定。用法用皮内针相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