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病名。出《儒门事亲》卷八。瘤体常生于手背,因瘤体内容物如桃胶状,故而得名。症见局部有一半球状之小肿物,表面光滑,与皮肤不粘连。治法可用三棱穿破瘤体,挤出内容物,反复发作者亦可用手术治疗。该病相当于腱鞘囊肿。
《明医杂着》(公元 1549 年)明.王纶(节斋)着。六卷。内容为医论、诸证、小儿证治等,此书也受朱震亨学说的影响。
病名。出《儒门事亲》卷八。瘤体常生于手背,因瘤体内容物如桃胶状,故而得名。症见局部有一半球状之小肿物,表面光滑,与皮肤不粘连。治法可用三棱穿破瘤体,挤出内容物,反复发作者亦可用手术治疗。该病相当于腱鞘囊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