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病名。又名白茧唇、紧唇、沈唇。指生于口唇部位的肿块,形如蚕茧的病证。是一种唇部的恶性肿瘤。窦汉卿《疮疡经验全书》:“若肿起白皮皱裂如蚕茧,故名曰茧唇也。”《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茧唇》谓:“此症由脾胃积火结聚而成。”证见初起下唇无痛性局限性硬结,或似乳头蕈状突出,溃烂后翻花如杨梅。其治宜内外结合,辨证施治,早期可考虑手术治疗。属心脾火炽者,宜清火解毒、养阴生津,方选清凉甘露饮加减;脾胃实热者,宜通腑泄热,化痰解毒,方选凉膈散加味;相火上炎者,宜滋阴降火,方选知柏地黄汤加减。外治:初起以玉枢丹外敷;溃烂搽青吹口散或锡类散;出血不止,可用蒲黄炭、芦荟、马勃等研粉外敷。
(公元495 ~ 499 年)南齐、龚庆宣着。五卷。现存最早的外科专书,主要有外伤、痈疽、湿疹、疥癣等。对疔疽引起的脓毒血症的早期治疗,外伤肠出的医护,切口引流的部位以及消毒 手术等方面有独到之处。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病名。又名白茧唇、紧唇、沈唇。指生于口唇部位的肿块,形如蚕茧的病证。是一种唇部的恶性肿瘤。窦汉卿《疮疡经验全书》:“若肿起白皮皱裂如蚕茧,故名曰茧唇也。”《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茧唇》谓:“此症由脾胃积火结聚而成。”证见初起下唇无痛性局限性硬结,或似乳头蕈状突出,溃烂后翻花如杨梅。其治宜内外结合,辨证施治,早期可考虑手术治疗。属心脾火炽者,宜清火解毒、养阴生津,方选清凉甘露饮加减;脾胃实热者,宜通腑泄热,化痰解毒,方选凉膈散加味;相火上炎者,宜滋阴降火,方选知柏地黄汤加减。外治:初起以玉枢丹外敷;溃烂搽青吹口散或锡类散;出血不止,可用蒲黄炭、芦荟、马勃等研粉外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