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人体部位名。指眼的八廓之一。系据自然界之物质现象而命名。见《银海精微》。又名离廓、离火廓、抱阳廓、胞阳廓。
①《审视瑶函》以(气)轮上血脉丝络为凭,书中指出:“离属正南,络通小肠之腑,脏属于心。”
②《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内眦,大眦也,属离火”;即血轮之部位也(内眦上方),血轮属心,心与小肠为表里,故轮主藏为心病,廓主府为小肠病。《目经大成》卷一亦认为:“离为内眦,络通小肠。”
③《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离火廓,属心,位大小眦。”
④《张氏医通》卷八:“命门之府为火廓”,有名无位。
⑤陈达夫《中医眼科六经法要》认为此廓位于白睛正上方,属小肠。由于历代对火廓有多种解释,故在临床上应结合全身情况,审证求因,辨证施治。
(公元 1742 年)清.吴谦(六吉)等编。九十卷。包括《订正伤寒论注》、《订正金匮要略注》、《删补名医方论》及“四诊”、“运气”、“伤寒”、“杂病”、“妇科”、“幼科”、 “痘疹”、“种痘“、“外科”、“刺灸”、“眼科”、“正骨”等心法要诀。各分子目,有图说方论,此较简明易学。
人体部位名。指眼的八廓之一。系据自然界之物质现象而命名。见《银海精微》。又名离廓、离火廓、抱阳廓、胞阳廓。
①《审视瑶函》以(气)轮上血脉丝络为凭,书中指出:“离属正南,络通小肠之腑,脏属于心。”
②《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内眦,大眦也,属离火”;即血轮之部位也(内眦上方),血轮属心,心与小肠为表里,故轮主藏为心病,廓主府为小肠病。《目经大成》卷一亦认为:“离为内眦,络通小肠。”
③《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离火廓,属心,位大小眦。”
④《张氏医通》卷八:“命门之府为火廓”,有名无位。
⑤陈达夫《中医眼科六经法要》认为此廓位于白睛正上方,属小肠。由于历代对火廓有多种解释,故在临床上应结合全身情况,审证求因,辨证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