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证名。又称肛头痒痛。或湿或热下注肛门所致痒痛之证。因于湿多痒,因于热多痛。《杂病源流犀烛·脱肛源流》:“肛门痒痛,湿与火病也。大肠有湿,流注于肛门,则作痒。宜秦艽羌活汤。甚或生虫,其痒难当,治法与虫痔相同,宜神应黑玉丹、扁蓄汤,外以苦楝根煎汤熏洗。大肠有火,郁闭不宣,则肛门作痛。宜七圣丸、艽白丸。”参见肛头痒痛条。
《重楼玉钥》(公元 1838 年)清.郑梅涧(枢扶)撰。四卷。一、二卷论喉病的证冶方药,三、四卷论喉病的针法。
证名。又称肛头痒痛。或湿或热下注肛门所致痒痛之证。因于湿多痒,因于热多痛。《杂病源流犀烛·脱肛源流》:“肛门痒痛,湿与火病也。大肠有湿,流注于肛门,则作痒。宜秦艽羌活汤。甚或生虫,其痒难当,治法与虫痔相同,宜神应黑玉丹、扁蓄汤,外以苦楝根煎汤熏洗。大肠有火,郁闭不宣,则肛门作痛。宜七圣丸、艽白丸。”参见肛头痒痛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