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生理学名词。肝开窍于目,其经脉连目系,上至额,与督脉会于巅。《素问·金匮真言论》:“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目的视物功能,有赖于肝气疏泄和肝血滋养。《素问·五脏生成》:“肝受血而能视。”《灵枢·脉度》:“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肝的病变往往影响及目。如肝血不足,则两目干涩,视物不清或夜盲;肝经风热,可见目赤痒痛;肝火上炎,可见目赤生翳;肝阳上亢,则头目眩晕;肝风内动,可见目斜上视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东方生风……肝主目。”
(公元 1742 年)清.吴谦(六吉)等编。九十卷。包括《订正伤寒论注》、《订正金匮要略注》、《删补名医方论》及“四诊”、“运气”、“伤寒”、“杂病”、“妇科”、“幼科”、 “痘疹”、“种痘“、“外科”、“刺灸”、“眼科”、“正骨”等心法要诀。各分子目,有图说方论,此较简明易学。
生理学名词。肝开窍于目,其经脉连目系,上至额,与督脉会于巅。《素问·金匮真言论》:“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目的视物功能,有赖于肝气疏泄和肝血滋养。《素问·五脏生成》:“肝受血而能视。”《灵枢·脉度》:“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肝的病变往往影响及目。如肝血不足,则两目干涩,视物不清或夜盲;肝经风热,可见目赤痒痛;肝火上炎,可见目赤生翳;肝阳上亢,则头目眩晕;肝风内动,可见目斜上视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东方生风……肝主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