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病名。疟疾的一种。因发作无一定时间,故名。《诸病源候论·发作无时疟候》:“夫卫气,一日一夜大会于风府,则腠理开,开则邪入,邪入则病作。当其时,阴阳相并,随其所胜,故生寒热,故动作皆有早晏者。若府藏受邪,内外失守,邪气妄行,所以休作无时也。”或因食不忌口,或不节劳,致伏邪旁溢界络,令疟发作无定时。否则,发期错乱乃将愈之兆。和营调卫,并兼疏邪,勿期速效而用劫剂(《类证治裁·阴疟》)。参见疟疾条。
(公元 1624 年)明.张介宾(景岳)注。三十九卷。 把《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分类编次为 12 类,390 条,条理分明。附图翼十一卷、附翼四卷。注解每有独到之见。
《类证治裁》(公元 1839 年)清.林佩琴(羲桐)着。采辑清代中叶以前的医家著作,对于温病、报病、妇科、外科各证,述其原因,析其不同证侯和不同治法。
病名。疟疾的一种。因发作无一定时间,故名。《诸病源候论·发作无时疟候》:“夫卫气,一日一夜大会于风府,则腠理开,开则邪入,邪入则病作。当其时,阴阳相并,随其所胜,故生寒热,故动作皆有早晏者。若府藏受邪,内外失守,邪气妄行,所以休作无时也。”或因食不忌口,或不节劳,致伏邪旁溢界络,令疟发作无定时。否则,发期错乱乃将愈之兆。和营调卫,并兼疏邪,勿期速效而用劫剂(《类证治裁·阴疟》)。参见疟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