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病证名。出《本草纲目》。又名血脐。指断脐后,脐部有血渗出,经久不止。多因患儿脐带粗大,干缩后,所缚的结松脱而出血,一般在出生后第一个星期,脐带脱落的前后出现。如出血无其他症状者。重新结扎脐带。或因胎热内盛,迫血妄行所致,治宜凉血止血,用十灰散。
(公元 1529 年)明.薛己(立斋、新甫)着。二卷。阐述伤科的病症治疗,凡方药、手法、用具等,都有详细的记述 。
病证名。出《本草纲目》。又名血脐。指断脐后,脐部有血渗出,经久不止。多因患儿脐带粗大,干缩后,所缚的结松脱而出血,一般在出生后第一个星期,脐带脱落的前后出现。如出血无其他症状者。重新结扎脐带。或因胎热内盛,迫血妄行所致,治宜凉血止血,用十灰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