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病名。疖肿之发于耳内者。《外科证治准绳》卷三:“或问耳中生毒何如?曰:耳中所患不同,皆由足少阴、手少阴二经风热上壅而然,其证有五:曰停耳、亦曰耳湿、常出黄脓;有耳风毒,常出红脓;有缠耳,常出白脓;有耳疳,生疮臭秽;有震耳,耳内虚鸣,常出青脓。”证治参见各条。
《儒门事亲》(公元 1228 年? )金.张从正(子和、戴人)。十五卷。主张治疗用汗吐下三法,用要偏于寒凉,但在攻邪方面有其长处。
病名。疖肿之发于耳内者。《外科证治准绳》卷三:“或问耳中生毒何如?曰:耳中所患不同,皆由足少阴、手少阴二经风热上壅而然,其证有五:曰停耳、亦曰耳湿、常出黄脓;有耳风毒,常出红脓;有缠耳,常出白脓;有耳疳,生疮臭秽;有震耳,耳内虚鸣,常出青脓。”证治参见各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