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中药学名词。泛指药物。《素问·异法方宜论》:“其病生于内,其治宜毒药。”《素问·脏气法时论》:“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王冰注:“药,谓金玉土石草木菜果虫鱼鸟兽之类,皆可以祛邪养正者也。然辟邪安正,惟毒乃能,以其能然,故通谓之毒药。”毒的含义有三:
①指药物的偏性。如干姜偏热,黄芩偏寒,升麻提气,苏子降气。即用药物之偏性,调整阴阳偏盛。
②指药物副作用。如常山治疗疟疾,兼有呕吐的副作用。
③指药物的毒性。有些药物含有毒性,服用过量则导致中毒。如水银、轻粉、钩吻、细辛等。
《妇人大全良方》(公元 1237 年)宋.陈自明(良甫)着。二十四卷。分调经、众疾、求嗣、胎教、妊娠、坐月、产难、产后、总共 260 余论。论后有附方及医案。
中药学名词。泛指药物。《素问·异法方宜论》:“其病生于内,其治宜毒药。”《素问·脏气法时论》:“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王冰注:“药,谓金玉土石草木菜果虫鱼鸟兽之类,皆可以祛邪养正者也。然辟邪安正,惟毒乃能,以其能然,故通谓之毒药。”毒的含义有三:
①指药物的偏性。如干姜偏热,黄芩偏寒,升麻提气,苏子降气。即用药物之偏性,调整阴阳偏盛。
②指药物副作用。如常山治疗疟疾,兼有呕吐的副作用。
③指药物的毒性。有些药物含有毒性,服用过量则导致中毒。如水银、轻粉、钩吻、细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