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㈠(chǔ,音础)
①部位。《素问·离合真邪论》:“故曰刺不知三部九候病脉之处,虽有大过且至,工不能禁也。”
②居住。《素问·异法方宜论》:“其民乐野处而乳食。”
③诊治、决断。《素问·三部九候论》:“故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决死生,以处百病。”
④开写处方,引申为用药。《伤寒论·序》:“相对斯须,便处汤药。”
⑤指穴位。《灵枢·癫狂》:“治癫疾者,常与之居,察其所当取之处。”
㈡(chù,音怵)处所。《灵枢·百病始生》:“气有定舍,因处为名。”
《时方歌括》(公元 1801 年)清.陈念祖(修园)着。二卷。 选择常用方剂 108 首,按性质分为十二类,叙理简明,便于学习。
《时病论》(公元 1882 年)清.雷丰(少逸)着。八卷。阐述四时的“伏气”、“新感”等急性热病,立法清晰,为有关温热病 重要著作之一。
㈠(chǔ,音础)
①部位。《素问·离合真邪论》:“故曰刺不知三部九候病脉之处,虽有大过且至,工不能禁也。”
②居住。《素问·异法方宜论》:“其民乐野处而乳食。”
③诊治、决断。《素问·三部九候论》:“故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决死生,以处百病。”
④开写处方,引申为用药。《伤寒论·序》:“相对斯须,便处汤药。”
⑤指穴位。《灵枢·癫狂》:“治癫疾者,常与之居,察其所当取之处。”
㈡(chù,音怵)处所。《灵枢·百病始生》:“气有定舍,因处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