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将针从穴位内退出的方法,又称起针、拔针、排针、发针。一般是一手拿干棉球按住针孔旁的皮肤,一手略为转动一下针体后轻轻退出。对于刺入较深的针,可分段退出,不要过快地用力猛抽,以免引起出血和疼痛。《流注指微论》:“出针贵缓,急则多伤。”《刺灸心法要诀》:“如欲出针,须待针下气缓,不沉不紧,觉轻动滑动,方以右指捻住针尾,以左手大指按其针穴及穴外之皮,令针穴门户不开,神气内存。然后拔针,庶不致出血。”
《妇人大全良方》(公元 1237 年)宋.陈自明(良甫)着。二十四卷。分调经、众疾、求嗣、胎教、妊娠、坐月、产难、产后、总共 260 余论。论后有附方及医案。
将针从穴位内退出的方法,又称起针、拔针、排针、发针。一般是一手拿干棉球按住针孔旁的皮肤,一手略为转动一下针体后轻轻退出。对于刺入较深的针,可分段退出,不要过快地用力猛抽,以免引起出血和疼痛。《流注指微论》:“出针贵缓,急则多伤。”《刺灸心法要诀》:“如欲出针,须待针下气缓,不沉不紧,觉轻动滑动,方以右指捻住针尾,以左手大指按其针穴及穴外之皮,令针穴门户不开,神气内存。然后拔针,庶不致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