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①沉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伤寒论·辨脉法》:“迟缓相搏,名曰沉。”
②指痔疮(一说指月经沉滞而不行)。《素问·气厥论》:“小肠移热于大肠,为虙瘕,为沉。”
③深伏。《素问·四气调神论》:“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
④内陷。《素问·疟论》:“疟气随经络沉以内薄。”
⑤沉重。《灵枢·杂病》:“头沉沉然,目(目巟)(目巟)然。”
⑥颜色沉滞。参沉浊条。
《本草从新》(公元 1757 年)清.吴仪洛(遵程)着。 十八卷。以《本草备要》为依据,一部分照旧,一部分增改,较为完善 。
(公元 1694 年)清.汪昂(讱庵)着。四卷。 选择临床常用药 460 种,以药性病情互相阐发,论述扼要。
①沉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伤寒论·辨脉法》:“迟缓相搏,名曰沉。”
②指痔疮(一说指月经沉滞而不行)。《素问·气厥论》:“小肠移热于大肠,为虙瘕,为沉。”
③深伏。《素问·四气调神论》:“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
④内陷。《素问·疟论》:“疟气随经络沉以内薄。”
⑤沉重。《灵枢·杂病》:“头沉沉然,目(目巟)(目巟)然。”
⑥颜色沉滞。参沉浊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