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古病名。清·曾懿《妇科良方》:“产后小儿生下失血过多,遂遗下一物,如脂膜状,乃气血素亏,产前劳伤,肝之脂膜,随血崩堕,名曰肝萎。治宜大补气血,略加升提之品。”虽名肝萎,实系残留之胎膜随恶露而下。应密切观察恶露情况,如继续下血,量多不止,宜刮宫以清除遗留胎膜,如恶露量少,并逐日递减,则可予补益气血升提之品。
(公元 341? )晋、葛洪(稚川)着。八卷。用简易的处方和易得的药物,在仓促发病时可以应用。经梁.陶弘景增补,金.杨用道又加附方。
古病名。清·曾懿《妇科良方》:“产后小儿生下失血过多,遂遗下一物,如脂膜状,乃气血素亏,产前劳伤,肝之脂膜,随血崩堕,名曰肝萎。治宜大补气血,略加升提之品。”虽名肝萎,实系残留之胎膜随恶露而下。应密切观察恶露情况,如继续下血,量多不止,宜刮宫以清除遗留胎膜,如恶露量少,并逐日递减,则可予补益气血升提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