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病证名。即脏厥。厥证之一。因阳气衰极而致。《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时安者,此为藏厥。”《张氏医通·伤寒诸论》:“藏厥者,胃中阳虚不能生化脾土,则脾藏气衰不运,不运则水谷不化,胃气不行,经脉不通,故周身皆冷而厥也。”又:“藏厥者,其人阳气素虚,肾藏之真阳衰极。”治疗宜用附子理中汤及灸法。参见厥证条。
《脾胃论》(公元 1249 年)金.李杲(东垣、明之)着。三卷。依据临床实践,结合医学理论,认为脾胃在人体生理活动中最为 重要,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主张。
病证名。即脏厥。厥证之一。因阳气衰极而致。《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时安者,此为藏厥。”《张氏医通·伤寒诸论》:“藏厥者,胃中阳虚不能生化脾土,则脾藏气衰不运,不运则水谷不化,胃气不行,经脉不通,故周身皆冷而厥也。”又:“藏厥者,其人阳气素虚,肾藏之真阳衰极。”治疗宜用附子理中汤及灸法。参见厥证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