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病名。指患牙疳而见有上下唇破,鼻穿且牙落者。《幼幼集成》卷四:“牙疳者,初作臭气,次则齿牙黑,甚则龈肉烂而出血,名为宣露,此由肾热。其气直奔上焦,故以走马为喻,宜速治之;若上下唇破鼻穿齿落者,名曰崩沙。”证治可参见走马牙疳、牙疳等条。
《小儿药证直诀》(公元 1114年)宋.钱乙(仲阳)着。三卷,上卷论证、中卷述医案、下卷记载药方,在儿科方面有不少创见 。
病名。指患牙疳而见有上下唇破,鼻穿且牙落者。《幼幼集成》卷四:“牙疳者,初作臭气,次则齿牙黑,甚则龈肉烂而出血,名为宣露,此由肾热。其气直奔上焦,故以走马为喻,宜速治之;若上下唇破鼻穿齿落者,名曰崩沙。”证治可参见走马牙疳、牙疳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