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味辛,气微温。有毒。齐杭襄峡最多,深山阴地才有。独茎起土内,一叶坚茎端。(状如伞盖。一云∶叶六出、或五出,如雁掌。)旦东向,暮臼,逐岁增添。(每年长一茎,茎枯为一臼,二十年则二十也。)要求真采之,勿贸假误也。垣衣所畏,制伏可资。辟瘟疫恶气不祥,杀蛊毒鬼疰精物。去目赤肤翳,疗喉结风邪。不入汤煎,惟作散用。
《时方歌括》(公元 1801 年)清.陈念祖(修园)着。二卷。 选择常用方剂 108 首,按性质分为十二类,叙理简明,便于学习。
《时病论》(公元 1882 年)清.雷丰(少逸)着。八卷。阐述四时的“伏气”、“新感”等急性热病,立法清晰,为有关温热病 重要著作之一。
味辛,气微温。有毒。齐杭襄峡最多,深山阴地才有。独茎起土内,一叶坚茎端。(状如伞盖。一云∶叶六出、或五出,如雁掌。)旦东向,暮臼,逐岁增添。(每年长一茎,茎枯为一臼,二十年则二十也。)要求真采之,勿贸假误也。垣衣所畏,制伏可资。辟瘟疫恶气不祥,杀蛊毒鬼疰精物。去目赤肤翳,疗喉结风邪。不入汤煎,惟作散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