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①人体部位名。指巅上,相当于百会穴处。《素问·骨空论》:“巅上一灸之。”王冰注:“百会穴也,在顶中央旋毛中陷容指,督脉、足太阳脉之交会。”
②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三阳五会、天满、巅上。属督脉。督脉、足太阳之会。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布有枕大神经分支,左右颞浅动、静脉和左右枕动、静脉的吻合网。主治头痛,昏厥,耳鸣,鼻塞,眩晕,癫狂,阴挺,脱肛,痔疮,中风失语等。沿皮刺0.5-0.8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本书是河南省杞县解放前的名医翟竹亭先生的遗著,曾于一九六三年由开封专署卫生局以石印本问世,此由开封医学专科学校张茂珍等在石印本的基础上整理而成。全书凡十七门,二百三十七案。各门有总论,说明病源同异;每病有医案,辨证论治,方法简便。重以温疫险恶证案,内外妇幼各科杂证兼备,所论简而要,治方奇而效。最可嘉者,即治而不效、失败的误诊教训,亦详为记载。可供临床医师参考运用。
①人体部位名。指巅上,相当于百会穴处。《素问·骨空论》:“巅上一灸之。”王冰注:“百会穴也,在顶中央旋毛中陷容指,督脉、足太阳脉之交会。”
②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三阳五会、天满、巅上。属督脉。督脉、足太阳之会。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布有枕大神经分支,左右颞浅动、静脉和左右枕动、静脉的吻合网。主治头痛,昏厥,耳鸣,鼻塞,眩晕,癫狂,阴挺,脱肛,痔疮,中风失语等。沿皮刺0.5-0.8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