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1)白蒺藜、蝉蜕
白蒺藜苦辛平,蝉蜕甘寒,二者皆具清热、疏风、止痒之功,相须为用而效著。常用于春季卡他性结膜炎、慢性结膜炎、热性疱疹、带状疱疹、睑缘炎等病,因风热而搔痒者。二者皆为退翳之品,亦用于风热型角膜炎的治疗。
(2)白蒺藜、钩藤
二者皆具平肝潜阳之效,相须为用,肝阳上亢目病宜之。应用与石决明、钩藤同,但作用逊之。
《圣济总录》(公元 1117 年)宋.太医院编。二百卷。分 66 门,每门又分若干病证,阐述病因病理,详述治法方药,是北宋时期搜方较多的医学全书。
《审视瑶函》(公元 1644 年)明.付仁宇(允科)[傅仁宇]着。六卷,首一卷。 先总论,次方论。论述 108 证及其治法方剂,并述眼科手术方法,附有医案、图说、歌括。
(1)白蒺藜、蝉蜕
白蒺藜苦辛平,蝉蜕甘寒,二者皆具清热、疏风、止痒之功,相须为用而效著。常用于春季卡他性结膜炎、慢性结膜炎、热性疱疹、带状疱疹、睑缘炎等病,因风热而搔痒者。二者皆为退翳之品,亦用于风热型角膜炎的治疗。
(2)白蒺藜、钩藤
二者皆具平肝潜阳之效,相须为用,肝阳上亢目病宜之。应用与石决明、钩藤同,但作用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