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组成】桑叶10g,菊花10g,杏仁10g,连翘10g,薄荷5g,桔梗5g,甘草5g,苇根5g。
【用法】水煎服,煎煮时间不宜长。煎液滤后,亦可作洗眼用。
【功用】疏风清热。
【原方主治】风温初起,但咳,身热不甚,口微渴。
【眼科临床应用】用于慢性结膜炎,表层点状角膜炎等病风热较轻者。常去杏仁,加凉血活血药物,或与银翘散合用,应用则同银翘散。
【方解】本方在《温病条辨》中列为辛凉轻剂。方中桑叶、菊花、薄荷、桔梗疏风散邪,连翘、甘草、苇根清热解毒,杏仁苦辛温润,利肺下气。本方的疏风清热功效不及银翘散,故原方治疗风温较轻,而偏于咳嗽者。本方中菊花、桑叶具有明目退翳功效,对于风热轻微的角膜表层病变尤为适合。本方若与银翘散合用,则能增强银翘散的功效。
《冷庐医话》(公元 1897 年)清.陆以湉(定圃)着。五卷。卷一论“医范”“医鉴”“慎疾”“保生”“求医”“诊法”“ 用药”;卷二论古人今人,古书今书;卷三、四、五论病,推究每证的虚实原委,指出医家的利弊。近人从陆氏《冷庐杂识》中摘出其论医语作为补编 。
【组成】桑叶10g,菊花10g,杏仁10g,连翘10g,薄荷5g,桔梗5g,甘草5g,苇根5g。
【用法】水煎服,煎煮时间不宜长。煎液滤后,亦可作洗眼用。
【功用】疏风清热。
【原方主治】风温初起,但咳,身热不甚,口微渴。
【眼科临床应用】用于慢性结膜炎,表层点状角膜炎等病风热较轻者。常去杏仁,加凉血活血药物,或与银翘散合用,应用则同银翘散。
【方解】本方在《温病条辨》中列为辛凉轻剂。方中桑叶、菊花、薄荷、桔梗疏风散邪,连翘、甘草、苇根清热解毒,杏仁苦辛温润,利肺下气。本方的疏风清热功效不及银翘散,故原方治疗风温较轻,而偏于咳嗽者。本方中菊花、桑叶具有明目退翳功效,对于风热轻微的角膜表层病变尤为适合。本方若与银翘散合用,则能增强银翘散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