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查古籍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公元 1359 年)元.滑寿(伯仁)着。一卷。以浮、沉、迟、数、滑、涩六脉为纲,论述脉象及辨脉之法,甚有心得。
红花散能解疹毒,大黄连翘灯心竹,
归芍生地紫草甘,邪火灼营目病蹙[2]。
【组成】红花3g,连翘6g,当归6g,生地黄6g,紫草6g,大黄6g,甘草3g,赤芍药6g,竹叶10片,灯心10茎,水煎服。
【功用】清心泄热,凉血活血。
【应用】麻疹并发伪膜性结膜炎、角膜溃疡、葡萄膜炎等病,属麻毒灼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