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中医眼科备读》 五轮辨证

    大约轮标也,脏本也。轮之有证,由脏之不平所致,未有标现证而本不病者。(《审视瑶函·五轮不可忽论》)

    夫目之有轮,各应乎脏,脏有所病,必现于轮,势必然也。肝有病则发于风轮,肺有病则发于气轮,心有病则发于血轮,肾有病则发于水轮,脾有病则发于肉轮。(《审视瑶函·五轮不可忽论》)

    按:五轮辨证的核心理论是轮脏相应。根据五轮见证及其相互影响,判断脏腑病变及其生克乘侮关系,从而指导治疗。然而五轮辨证最忌机械地运用,应和其他辨证方法有机地结合。

    肺盛兮白膜肿起,肝盛兮风轮泛高。(《审视瑶函·识病辨症详明金玉赋》)

    按:热胜则肿,根据五轮各部的肿胀,诊断邪热属于何脏,这是五轮辨证的基本格局。

    赤膜侵睛[1]火郁肝,白膜侵睛[2]金凌[3]木。(《审视瑶函·识病辨症详明金玉赋》)

    按:赤膜侵睛与白膜侵睛均是由气轮影响风轮的病变。前者因赤膜为火色,辨证为火邪郁于肝经。后者因白色为金色,辨证为肺热传于肝经(金乘木)。故五轮之间的传变,不能简单的用五行生克乘侮关系来辨证,而要结合病变形色的辨证。

    似胭脂[4],血热妄侵白睛赤。白珠俱青[5],肝邪蒸逼气轮蓝。(《审视瑶函·识病辨症详明金玉赋》)

    按:色似胭脂、白珠俱青二症皆见于气轮,但前者为血热妄行,溢于络外,虽病位在气轮,其因非皆肺热所致。后者病位同样在气轮,青为木色,因金气不足,木气相侮(反克),为肝热迫蒸。此二例,同样说明运用五轮辨证不能机械,要结合其他辨证方法。

    【注释】

    [1]赤膜侵睛:病症名,相当于角膜血管翳。

    [2]白膜侵睛:病症名,相当于硬化性角膜炎。

    [3]凌:侵犯。

    [4]色似胭脂:病症名,相当于球结膜下出血。

    [5]白珠俱青:病证名,相当于蓝巩膜。

更多中医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