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中医疾病预测》 第一节 概述

    脱证指轻则突然出汗、心悸、眼发黑晕、恶心,甚则瘫软昏仆不知人事的急证。多由气血暴虚或亡阴、亡阳所致。严重者元气衰微已极,阴阳有离决之势,为临床常见急证。脱证先兆以恶心、出汗及烦躁为信号。继而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目合口开,鼻鼾息微,汗出如流,手撒便遗,四肢瘫软,手足发凉,脉微欲绝,凶兆为目合口开、鼻鼾、手撒、遗尿。脱证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疼痛性休克、虚脱、低血糖昏迷、一过性脑贫血等。脱证为临床常见急证,故探索其先兆规律有重要价值,由于先兆信号发出的时间离发病较近,故应注意掌握以便及时阻截抢救。

更多中医书籍
  • 《串雅内外篇》(公元 1759 年)清赵学敏(恕轩)撰。四卷。为赵氏记录整理著名“铃医”(走方医)宗柏云的学术经验,并为之增删而成。书中记载多种治法及有效方剂,要求做到简、验、便、廉。

    作者:
  • 作者:
  • 作者:
    昝殷
  • 作者:
    未知
  • 作者:
  • 作者:
    吴谦
  • 作者:
    赵晴
  • (公元 1241 年)宋.施发(政卿)着。三卷。先总论脉法,次辨明 24 种脉的形象和主病,最后叙述伤寒杂病 等 21 类病证的生死脉法,及妇人病脉、胎脉和小儿病的脉法等。

    作者:
    施桂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