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验方新编》 上中下三发背

    作者: 鲍相璈

    俱属督脉经,皆由火毒而成。上发背火毒伤肺,生天柱骨下,其形横广如肚;中发背火毒伤肝,生在背心,其形中阔,两头有尖如瓜;不发背火毒伤肾,生在腰中,其形平漫如龟。其初起皆形如粟米,痛麻痒,周身拘急,寒热往来,因循数日,突然大肿,气实者多痛,气虚者多麻痒。初起治法∶不论虚实,即宜隔蒜艾火灸之,不应,则就患顶当肉灸之,至知痛为效。是以大化小,移深居浅之法。灸后,用针当疮顶点破一孔,随用药竹筒拔法,务使毒瓦斯内外疏通,不致内致。如有表症,发热恶寒,脉浮无汗者,服荆防败毒散汗之。如有里症,发热、恶热、大便燥结,脉数者,服内疏黄连汤下之。表里兼有,脉浮数者,服神授卫生汤双解之。脓势将成,必行托里,服托里透脓汤,已溃,服托里排脓汤。如溃破、腐肉不去,外贴巴膏以化之。溃后,总宜补养气血,腐尽,生肌法按汇方选用。

    此三症无论老少,总以高肿、红活、痛者为顺,若漫肿塌陷、焦枯紫黑者为逆。虽云由火毒而成,然未有不由阴虚而致者。《经》去∶督脉经虚,从脑而出,膀胱经虚,从背而出,故不可专泥如火治法,所以禁用寒凉也。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 作者:
  • 作者:
    王肯堂
  •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作者:
  • 《伤寒贯珠集》(公元 1729 年)清.尤怡(在泾)着。八卷。根据病证治法的不同,把《伤寒论》条文重编为正治法、权变法、斡旋法、救逆法、类病法、明辨法、杂治法等类。

    作者:
  • 作者:
    柯琴
  • (公元 1665 年)清.祁坤(广生)着。四卷。首论痈疽的脉、因、症、治、次依人体的不同部位分述各种外科疾患的辨证处方。扩充了外科的治疗范围,丰富了外科的治疗方法。

    作者:
    赵濂
  • 作者:
    江考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