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痘后气虚,尤宜防护,尝有收靥结痂,安然无事,一遇暑侵秽触即成痧胀,忽然生变,人多认为恶痘所致,大误。
一七岁子脱痂光洁,饮食行步如旧,迨二十五朝,忽叫喊发晕,脉微细而伏,若恶痘余毒兆变,脉当沉紧有力,今脉症不合,痧筋历历可指,用竹二合竹四方即苏。后小腹痛变痢,用当归五钱,山楂一钱,熟军五分,童便微温饮之。即愈。
痘前痘后见有痧筋,止可用药,切忌针刺。
(公元 682 年)唐.孙思邈着。三十卷。是《千金要方》的补编,主要内容有药物、伤寒、妇人、小儿 、杂病、色脉、针灸等,伤寒部分增加了张仲景《伤寒论》别本,更为珍贵。
痘后气虚,尤宜防护,尝有收靥结痂,安然无事,一遇暑侵秽触即成痧胀,忽然生变,人多认为恶痘所致,大误。
一七岁子脱痂光洁,饮食行步如旧,迨二十五朝,忽叫喊发晕,脉微细而伏,若恶痘余毒兆变,脉当沉紧有力,今脉症不合,痧筋历历可指,用竹二合竹四方即苏。后小腹痛变痢,用当归五钱,山楂一钱,熟军五分,童便微温饮之。即愈。
痘前痘后见有痧筋,止可用药,切忌针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