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痧恶饮热,有反喜热汤者,症益莫识慢痧所以渐成痨瘵也。毒入气分伤肺,喘嗽吐痰,发热轻毒患一人痧胀不服药,惟放痧三次,胃脘间成一块,咳嗽吐痰,发热不食,日渐瘦,右关芤而紧,余俱数。此内有瘀血,必吐出方解,用桃仁、苏木、泽兰、白蒺、香附、乌药酒煎服。吐出紫黑血碗许,更用活血引下之剂,加童便,酒服愈。
《时方歌括》(公元 1801 年)清.陈念祖(修园)着。二卷。 选择常用方剂 108 首,按性质分为十二类,叙理简明,便于学习。
《时病论》(公元 1882 年)清.雷丰(少逸)着。八卷。阐述四时的“伏气”、“新感”等急性热病,立法清晰,为有关温热病 重要著作之一。
痧恶饮热,有反喜热汤者,症益莫识慢痧所以渐成痨瘵也。毒入气分伤肺,喘嗽吐痰,发热轻毒患一人痧胀不服药,惟放痧三次,胃脘间成一块,咳嗽吐痰,发热不食,日渐瘦,右关芤而紧,余俱数。此内有瘀血,必吐出方解,用桃仁、苏木、泽兰、白蒺、香附、乌药酒煎服。吐出紫黑血碗许,更用活血引下之剂,加童便,酒服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