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痰涎壅盛,喘急如锯,痛若喉蛾,但喉蛾喉内肿胀,痧只痛而无肿胀。形若急喉风,但喉痛而不移,痧则痛无一定,且痧有痧筋可辨也(竹一、二、三)。
一人,痰气壅盛,脉多怪异,吹吊痰药,益凶暴痛极。此三焦命门痧也。刺臂指、腿弯青筋,紫黑血甚多,不愈。用石五、丝五方,外吹竹一方,又用竹二方,三服而愈。
一人喉痛极,痰涎壅盛,余视之,痧也。不信,延喉科治之,且饮热汤,至夕殂。此症用竹三方必效。
《脾胃论》(公元 1249 年)金.李杲(东垣、明之)着。三卷。依据临床实践,结合医学理论,认为脾胃在人体生理活动中最为 重要,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主张。
痰涎壅盛,喘急如锯,痛若喉蛾,但喉蛾喉内肿胀,痧只痛而无肿胀。形若急喉风,但喉痛而不移,痧则痛无一定,且痧有痧筋可辨也(竹一、二、三)。
一人,痰气壅盛,脉多怪异,吹吊痰药,益凶暴痛极。此三焦命门痧也。刺臂指、腿弯青筋,紫黑血甚多,不愈。用石五、丝五方,外吹竹一方,又用竹二方,三服而愈。
一人喉痛极,痰涎壅盛,余视之,痧也。不信,延喉科治之,且饮热汤,至夕殂。此症用竹三方必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