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苏木二两,好酒一壶,煮熟频频饮之。立效。
又方∶荔枝核、青橘皮、山楂肉、茴香,各炒燥,等分,共研末,或为丸。每服二钱,或热酒、或滚汤送下。
又方∶槐子一钱炒研末,入盐三分,空心热酒送下。肿痛不可忍者,服之肿消痛止,均极神效。
又方∶荔枝核、龙眼核各七个(俱烧灰存性),大茴二个(盐炒),共研末酒调服即愈。
外
作者:太平惠民和剂局所 朝代:初刊于宋•元丰年间 年份:公元1078年-1085年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公元 1151 年)宋.陈师文等撰。十卷。收集当时医家及民间常用有效方剂,剂型多用丸散,便于服用保存,是当时的配方手册。
苏木二两,好酒一壶,煮熟频频饮之。立效。
又方∶荔枝核、青橘皮、山楂肉、茴香,各炒燥,等分,共研末,或为丸。每服二钱,或热酒、或滚汤送下。
又方∶槐子一钱炒研末,入盐三分,空心热酒送下。肿痛不可忍者,服之肿消痛止,均极神效。
又方∶荔枝核、龙眼核各七个(俱烧灰存性),大茴二个(盐炒),共研末酒调服即愈。
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