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查古籍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公元 1359 年)元.滑寿(伯仁)着。一卷。以浮、沉、迟、数、滑、涩六脉为纲,论述脉象及辨脉之法,甚有心得。
即缠喉风也。此阳症之最急最恶者。突然而起,暴发暴肿,转肿转大,满喉红丝缠绕,疼痛异常,顷刻之间声音不能出,汤水不能入,痰涎壅塞胀闭,势如绳索绞喉,故名缠喉风。若不急治即能杀人,治之者必飞骑去救,不可稍缓,故人名走马喉风。此等急症治法,即查卷一咽喉门内喉症各方外治之法,用瓷针刺少商穴挤去恶血,或先于后颈窝处擦油少许,用铜钱一文往下顺刮,如刮痧样,即刻现点,用瓷针微微刺破,令人以口吮出恶血,不惟可以救急,而且断根,永保不发。命悬顷刻,汤药一时亦来不及,即或有药,斯时何能下咽?况药力迟缓,非外治不可救也。此法急喉皆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