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验方新编》 茱萸痘

    作者: 鲍相璈

    其痘不甚起胀,四弦起而中略陷,痘有乱纹于顶上,形若茱萸,名茱萸痘。其后必空浆倒陷而死。此毒盛而中气又虚,故痘顶有纹而不尖圆也。一儿出痘如此,诸医皆云难治,请余视之,见痘中间多有黑眼。余曰∶以毒凝而气不能升,其毒将入脏腑,急为解毒行气,犹为可救。盖此时只六日也。乃用生、牛蒡、连翘各一钱,赤芍八分,升麻、白芷各六分,黄芩五分,黄连二分,甘草二分,川芎一分,蝉蜕二个,外以杨柳煎水洗之,连服数剂,其痘渐圆净,纹与黑眼俱无。其后,以补气为君,补血为臣治之,竟愈。余治此症甚多,其先必须解毒行气,茱萸纹乃可除也。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张杲
  • 《医贯》(公元 1687 年)明.赵献可(养葵)着。六卷。发明《薛立斋医案》之说,以命门真火、真水为主,以六味丸、八味丸二方通治各病。在理论上有些偏激,清.徐大桩怍《医贯贬》予以批评。

    作者:
  • 作者:
    程杏轩
  • 《医门法律》(公元 1658 年)清.喻昌(嘉言)着。六卷。依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及诸杂证而分门别类。每门分论、法、律三项。是总论病证,是治疗法则,是指出医生在治疗上的过失。

    作者:
  • 作者:
    赵濂
  • 作者:
  • 《原机启微》(公元 1370 年)元.倪维德着。二卷,又附录一卷。论眼病根源,制方要义,并附方义。附论眼病若干种,也较详明。

    作者:
  • 作者:
    袁氏(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