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腮外发肿者是,呵风痛者亦是。生地捣烂,加潮脑少许(不可过多),捶匀贴患处,吐出又方∶陈盐梅子含口内,吐出涎水,数次即愈。
又方∶五倍子末,冷水调敷腮颊,甚效。
又方∶木患子(又名洗手果)三四个去核,用生盐塞满,加雄黄少许,烧成炭,研末,冷又方∶生丝瓜一条(又名水瓜,又名线瓜),擦盐少许,火烧存性,研末频搽,涎尽即愈又方∶苋菜根烧灰敷之,极效。
又方∶北细辛、北五味各二分,共捣为丸,寒痛处,立效如神。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银海精微》(公元 682 年)原题唐.孙思邈着。二卷。论眼科诸证甚为明晰,治疗也不偏于补泻寒温。
腮外发肿者是,呵风痛者亦是。生地捣烂,加潮脑少许(不可过多),捶匀贴患处,吐出又方∶陈盐梅子含口内,吐出涎水,数次即愈。
又方∶五倍子末,冷水调敷腮颊,甚效。
又方∶木患子(又名洗手果)三四个去核,用生盐塞满,加雄黄少许,烧成炭,研末,冷又方∶生丝瓜一条(又名水瓜,又名线瓜),擦盐少许,火烧存性,研末频搽,涎尽即愈又方∶苋菜根烧灰敷之,极效。
又方∶北细辛、北五味各二分,共捣为丸,寒痛处,立效如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