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名偷针眼。背上膏肓穴处(第三节骨两旁是),有红点,用针挑破,即愈。如不用针挑,用灯芯一烧即愈。如不见点,用大梳背频频刮之,红点自现出也。
又方∶臭虫血,每日点数次,其效如神。
又方∶用蛇蜕皮贴之,立愈。
又方∶白芨磨水点之,亦效。
(公元 588 年)刘宋,雷斅着。三卷。是论述药物加工制作的专书。原书已佚,其内容散见于《证类本草》中,近人有辑本。
名偷针眼。背上膏肓穴处(第三节骨两旁是),有红点,用针挑破,即愈。如不用针挑,用灯芯一烧即愈。如不见点,用大梳背频频刮之,红点自现出也。
又方∶臭虫血,每日点数次,其效如神。
又方∶用蛇蜕皮贴之,立愈。
又方∶白芨磨水点之,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