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悟》(公元 1732 年)清.程国彭(钟龄)着。五卷。总结了辨证施治的八纲、八法、因证立方,条分缕析,多为临床心得之语。末附《外科十法》。
查古籍
《医学心悟》(公元 1732 年)清.程国彭(钟龄)着。五卷。总结了辨证施治的八纲、八法、因证立方,条分缕析,多为临床心得之语。末附《外科十法》。
《医学正传》(公元 1515 年)明.虞抟(天民)着。八卷。分门论证,以朱震亨的学说为主,参以张仲景、孙思邈、李杲之说,并结合抒发己见。
(公元 1764 年)清.徐大桩(灵胎、洄溪)着。二卷。分为“经络脏腑”“脉”“病”“方药”“治法”“书论”“古今”七门,论医学的源流利弊,议论通达。但有时也不免矫枉过正。
(公元 1565 年)明.楼英(全善)着。四十卷。包括总论,脏腑疾病、伤寒、妇人、小儿、运气等,记载病证治法,方药,对于金元医家的学说收载较多。
味甘性平。十月食之伤神。患寒热积聚痼疾者食之,令终身不除也。熊脂味甘,性微寒。寒月则有,夏月则无之。然灯烟损人眼,令失光明。熊掌难 ,得酒醋水三件同煮熟,即大如皮 ,且易软也。熊胆春近首,夏在腹,秋在左足,冬在右足。熊行山中,必有 伏之所,谓之熊馆。性恶秽物及伤残,捕者置此物于穴,则合穴自死。或为棘刺所伤,出穴爪之至骨,即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