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味甘性温。二月至八月不可食,发冷痛。白臆者、豹文者并不可食。
鹿肉脯炙之不动、及见水而动、或曝之不燥者并杀人。同雉肉、蒲白、 鱼、 鱼、鸡肉、生菜、鲫鱼、 食,发恶疮。《礼记》云∶食鹿去胃,鹿茸不可以鼻嗅之,中有小白虫,视之不见,入人鼻必为虫颡,药不及也。不可近丈夫阴,令痿。鹿脂亦不可近阴。久食鹿肉,服药必不得力,为其食解毒之草故也。勿同猪肉食。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公元 1158 年)宋.撰人未详.二十卷.自医工论至疵靥论,述小儿初生至成童的疾病,凡 100 论, 论后附方.
《小儿药证直诀》(公元 1114年)宋.钱乙(仲阳)着。三卷,上卷论证、中卷述医案、下卷记载药方,在儿科方面有不少创见 。
味甘性温。二月至八月不可食,发冷痛。白臆者、豹文者并不可食。
鹿肉脯炙之不动、及见水而动、或曝之不燥者并杀人。同雉肉、蒲白、 鱼、 鱼、鸡肉、生菜、鲫鱼、 食,发恶疮。《礼记》云∶食鹿去胃,鹿茸不可以鼻嗅之,中有小白虫,视之不见,入人鼻必为虫颡,药不及也。不可近丈夫阴,令痿。鹿脂亦不可近阴。久食鹿肉,服药必不得力,为其食解毒之草故也。勿同猪肉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