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味辛甘,肉性温、皮性寒。生发散,熟温中,多食损心气,发目疾、五痔、失血。凡患疮疖人食之,长恶肉。妊妇多食生姜,助胎热,令子生疮疥,或生多指。多食辛辣,皆能损胎。夜不食姜,免耗真气。忌同猪肉、牛肉、马肉、兔肉食。秋姜宜少食,能泻气夭年。干姜久食,令人目暗。妊妇食之,令胎内消,盖其性大热而辛散也。糟老姜入蝉蜕,则无筋。
《时方歌括》(公元 1801 年)清.陈念祖(修园)着。二卷。 选择常用方剂 108 首,按性质分为十二类,叙理简明,便于学习。
《时病论》(公元 1882 年)清.雷丰(少逸)着。八卷。阐述四时的“伏气”、“新感”等急性热病,立法清晰,为有关温热病 重要著作之一。
味辛甘,肉性温、皮性寒。生发散,熟温中,多食损心气,发目疾、五痔、失血。凡患疮疖人食之,长恶肉。妊妇多食生姜,助胎热,令子生疮疥,或生多指。多食辛辣,皆能损胎。夜不食姜,免耗真气。忌同猪肉、牛肉、马肉、兔肉食。秋姜宜少食,能泻气夭年。干姜久食,令人目暗。妊妇食之,令胎内消,盖其性大热而辛散也。糟老姜入蝉蜕,则无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