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本草经集注》 漏芦

    作者: 陶弘景

    味苦、咸,寒、大寒,无毒。主治皮肤热,恶疮,疽痔,湿痹,下乳汁。止遗溺,热气疮痒如麻豆,可作浴汤。久服轻身,益气,耳目聪明,不老延年。一名野兰。生乔山山谷。八月采根,阴干。

    乔山应是黄帝所葬处,乃在上郡。今出近道亦有,治诸 疥,此久服甚益人,而服食方罕用之。

    今市人皆取苗用之。世中取根,名鹿骊根,苦酒摩,以治疮疥。(《大观》卷七,《政和》

    一八一页)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王履
  • 作者:
    沈又彭
  • 作者:
    张杲
  • 《医贯》(公元 1687 年)明.赵献可(养葵)着。六卷。发明《薛立斋医案》之说,以命门真火、真水为主,以六味丸、八味丸二方通治各病。在理论上有些偏激,清.徐大桩怍《医贯贬》予以批评。

    作者:
  • 作者:
    程杏轩
  • 《医门法律》(公元 1658 年)清.喻昌(嘉言)着。六卷。依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及诸杂证而分门别类。每门分论、法、律三项。是总论病证,是治疗法则,是指出医生在治疗上的过失。

    作者:
  • 作者:
    赵濂
  •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