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味酸,平,无毒。主治心腹寒热,邪结气,四肢酸疼湿痹。烦心不得眠,脐上下痛,血转、久泄,虚汗、烦渴。补中,益肝气,坚筋大骨,助阴气,令人肥健。久服安五脏,轻身,延年。生河东川泽。八月采实。阴干卅日成。(恶防己。)
今出东山间,云即是山枣树子,子似武昌枣,而味极酸,东人乃啖之以醒睡,与此治不得?
(公元 1150 年)宋.刘昉(方明)着。四十卷。论病源形色、初生病及小儿各科疾病,分为 40 门,每门又各分子目。
《幼幼集成》(公元 1750 年)清.陈复正(飞霞)着。六卷。辨惊风及对小儿勿滥用寒凉,以免伤败脾胃等,均有较好见解。阐述小儿病的病因治疗比较详备。
味酸,平,无毒。主治心腹寒热,邪结气,四肢酸疼湿痹。烦心不得眠,脐上下痛,血转、久泄,虚汗、烦渴。补中,益肝气,坚筋大骨,助阴气,令人肥健。久服安五脏,轻身,延年。生河东川泽。八月采实。阴干卅日成。(恶防己。)
今出东山间,云即是山枣树子,子似武昌枣,而味极酸,东人乃啖之以醒睡,与此治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