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预防医学》 (二)人口动态

    包括人口出生及死亡引起的“自然变动”和人口迁移引起的“机械变动”。人口迁移对疾病流行、人口结构及自然变动均有明显影响,尤其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大好形势下,大量青壮年人口从农村、内地向城市和沿海经济开发区迁移,应予以足够重视。人口的自然变动则是分析人民健康的基本资料,内容包括生育、死亡及寿命等几组。

    1.生育统计指标

    (1)出生率(birth rate):指每年平均每千人口中的出生数,说明一个地区人口的生育水平。出生率的高低受人口的性别、年龄结构、婚姻状况和生育水平的影响,育龄妇女比重大,已婚率高,生育能力高的妇女多的地区,人口出生率必然较高。

    (2)生育率(fertility rate)以15~49岁有生育能力的育龄妇女为观察对象的一组指标,包括普通生育率(general fertility tate)、年龄别育龄妇女生育率(agespecific fertility rate)和已婚育龄妇女生育率(married fertilityrate)。三者均以千分率计。

    (3)总和生育率(total fertility rate):生育率比出生率更确切反映各地区的生育水平,但因育龄妇女在不同年龄间生育能力有差异,因此需要在年龄别育龄妇女生育率的基础上算出总和生育率。计算方法是按某地某年各年龄组育龄妇女生育率乘以年龄组组距后累计相加。总和生育率是一个综合说明各年龄育龄妇女生育率、能确切地说明人群生育水平的统计指标,它不受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不须经过率的标准化便可直接比较,故现在国际上通用作为互相比较。

    (4)计划生育率:是指出生婴儿中按计划生育者所占的百分比,这是评价计划生育工作成绩的一项指标。此外还有节育率、人工流产率、一孩率等指标,是根据工作需要来制订以供综合评价用的。

    2.死亡统计指标

    死亡是人口变动因素之一。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低死亡率、低婴儿死亡率和高平均寿命,表示人民有好的健康水平。常用指标计算式和意义简列如表42-1。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胡荧
  • 作者:
    唐大烈
  • 作者:
    吴普
  • 作者:
    吴鞠通
  • (公元 752 年)唐.王焘著。四十卷。搜集唐以前的许多医药著作,编为 1104 门,载方 6000 有余,是重要的中医著作之一。

    作者:
  • 作者:
    邹存检
  • 作者:
    马培之
  • 《外科证治全生集》,又名《外科全生集》,1卷,刊于乾隆五年(1740)。王维德整理祖传秘术及生平经验而成《外科全生集》。此书后经清末马培之重新分卷并作评注,以前集三卷、后集三卷流行。

    作者:王维德(l669—l749年)字洪绪,别号林屋散人,又号定定子,江苏吴县洞庭西山人,清代外科学家。撰《外科证治全生集》。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