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预防医学》 (二)受感染的动物作为传染源

    人感染以动物作为传染源的疾病称人畜共患病,目前已证实约有200余种,对人有得要意义的约90种。

    1.人畜共患疾病按病原储存宿主性质可分四类:

    (1)以动物为主的人畜共患病:病原体主要在动物中保持延续,在一定条件下能传给人,人与人之间一般不引起传播,例如钩端螺旋体病、森林脑炎等。

    (2)以人为主的人畜共患病:疾病一般在人群中传播,动物感染是偶然的,例如人型结核。

    (3)人畜并重的人畜共患病:人畜均可作业传染源,例如血吸虫病。

    (4)真正人畜共患病:病原体必须以人和动物分别作为终宿主和中间宿主,例如牛、猪肉绦虫病等。

    2.作为传染源的动物 家畜、野生哺乳动物、家禽及野禽均可传播一些疾病,见表6-1。

    表6-1由动物传播的主要传染病

    动物传染源传播的主要传染病家畜牛、羊炭疽病、布鲁氏菌病、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马、驴、骡炭疽病、狂感谢病、放线菌病、巴鼻疽猪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乙型脑炎、布鲁氏菌病、旋毛虫病狗狂犬病、黑热病、钩端螺旋体病、蜱传班疹伤寒、空肠弯曲菌肠炎猫狂犬病、弓形体病、空肠弯曲菌肠炎野生哺乳动物狼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啮齿动物鼠疫、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利什曼病、森林脑炎、恙虫病、兔热病、地方性斑疹伤寒、流行性出血热、布鲁氏菌病、狂犬病家禽和野禽流行性乙型脑炎,森林脑炎、鹦鹉热、空肠弯曲菌肠炎

    动物作为传染源的流行病学意义,主要取决于人与动物的接触机会与密切程度,且与动物的种类和密度有关。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王怀隐、陈昭遇等
  • 作者:太平惠民和剂局所 朝代:初刊于宋•元丰年间 年份:公元1078年-1085年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公元 1151 年)宋.陈师文等撰。十卷。收集当时医家及民间常用有效方剂,剂型多用丸散,便于服用保存,是当时的配方手册。

    作者:
  • 作者:
    未知
  • 作者:
    戴思恭
  • 《汤头歌诀》(公元 1694 年? )清.汪昂(讱庵)着。一卷。按照《医方集解》分门,把方剂的组成主治等编成歌诀,以便记诵运用。

    作者:
  • (公元 1298 年)元.王好古(进之、海藏)撰。三卷。依据《内经》有关药理的论述,以及张洁古《珍珠囊》和李杲《 药类法象》、《用药心法》等,对于药物的气味阴阳、升降浮沉、君臣佐使 等分析较为深入。

    作者:
    王好古
  • 作者:
    龚居中
  • 作者:
    李子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