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查古籍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圣济总录》(公元 1117 年)宋.太医院编。二百卷。分 66 门,每门又分若干病证,阐述病因病理,详述治法方药,是北宋时期搜方较多的医学全书。
《审视瑶函》(公元 1644 年)明.付仁宇(允科)[傅仁宇]着。六卷,首一卷。 先总论,次方论。论述 108 证及其治法方剂,并述眼科手术方法,附有医案、图说、歌括。
《内经》论四时主病之原,独遗燥症。喻嘉言以秋伤于湿一语,正其误为秋伤于燥,而千古疑义晰矣。盖燥为金气,秋时为阳明燥金司令,其气肃杀,故草木黄落。《素问》天元纪大论曰∶阳明之上,燥气主之。气交变大论曰∶岁金太过,燥气流行。又曰∶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至真要大论曰∶诸气 郁,皆属于肺。喻嘉言谓属于肺之燥也。又曰∶诸痿喘呕,皆属于上。亦属于肺之燥也。或因蓄热胜湿而燥,金衰津耗而燥,或猝感寒邪,阳气郁于外而燥,或恣食生冷,阳气郁于内而燥,或因于湿,湿化热而燥,或因于风,风胜湿而燥。王好古有减气而枯,有减血而枯。李时珍曰∶枯者燥也。上燥则渴,下燥则结,筋燥则强,皮燥则揭,肉燥则裂,骨燥则枯,肺燥则痿,肾燥则消。目之白珠肺也,燥则眵干作痒。目之黑珠肝也,燥则翳障模糊。目之瞳子肾也,燥则睛光昏 。心为火,燥则心阳上浮,红丝系绊。脾为土,燥则脾阴涩缩,黄膜牵遮。治法宜养营润燥,补肺清金。至于阴分素亏,胆汁不充,或胆经焦耗,则一点神膏,涸可立待,亟宜滋补真阴,使水液自生,则光华渐复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