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气寒.味咸.无毒.主明目.益气.起阴.去恶血注下.辟蛊毒.恶水不祥.常不魇寐.
羚羊角气寒.禀天冬寒之水气.入足少阴肾经.味咸无毒.得地北方之水味.入足太阳寒水膀胱经.气味俱降.阴也.膀胱经起于目内 .气寒可以清火.火清则水足而目明矣.益气者.咸寒益肾气之不足也.起阴者咸寒益肾.肾足则宗筋强也.味咸则破血.气寒则清热.故主恶血注下也.蛊毒.湿热之毒也.咸寒可清湿热.所以主之.羚羊性灵通神.故辟恶鬼不祥.咸寒益肾.肾水足.则精明.所以常不魇寐也.
【制方】
羚羊角同犀角、丹砂、牛黄、琥珀、天竺黄、金箔、茯神、远志、竹沥、钩藤.治癫狂.同杞子、甘菊、谷精、生地、五味、女贞子、黄柏.治肝热目翳.
《时方歌括》(公元 1801 年)清.陈念祖(修园)着。二卷。 选择常用方剂 108 首,按性质分为十二类,叙理简明,便于学习。
《时病论》(公元 1882 年)清.雷丰(少逸)着。八卷。阐述四时的“伏气”、“新感”等急性热病,立法清晰,为有关温热病 重要著作之一。
气寒.味咸.无毒.主明目.益气.起阴.去恶血注下.辟蛊毒.恶水不祥.常不魇寐.
羚羊角气寒.禀天冬寒之水气.入足少阴肾经.味咸无毒.得地北方之水味.入足太阳寒水膀胱经.气味俱降.阴也.膀胱经起于目内 .气寒可以清火.火清则水足而目明矣.益气者.咸寒益肾气之不足也.起阴者咸寒益肾.肾足则宗筋强也.味咸则破血.气寒则清热.故主恶血注下也.蛊毒.湿热之毒也.咸寒可清湿热.所以主之.羚羊性灵通神.故辟恶鬼不祥.咸寒益肾.肾水足.则精明.所以常不魇寐也.
【制方】
羚羊角同犀角、丹砂、牛黄、琥珀、天竺黄、金箔、茯神、远志、竹沥、钩藤.治癫狂.同杞子、甘菊、谷精、生地、五味、女贞子、黄柏.治肝热目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