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田〕小儿狐疝气,偏有大小,时时上下者。蜘蛛十四枚熬焦,桂枝半两,二物为散,每服八分,日再,酒调下,蜜丸亦通。
黑散
黄连 黄芩 大黄 黄柏(各二钱)
上同烧,存性,为极细末。雄猪胆汁、蜜,同调敷。
偏坠亦宜防葵丸。令儿坐于土中,午时灸印下偏坠之处七壮。(防葵丸未详)
小儿偏坠若非胎中所有,在后生者。于茎下、肾囊前中间弦子上,灸七壮,立愈。
〔明〕胎产疝卵偏坠。囊缝后十字纹上,灸三壮。(春灸夏瘥,夏灸冬、瘥)
《卫生宝鉴》(公元 1343 年)元.罗天益(谦甫)着。二十四卷,补遗一卷。内容为“药误永鉴”、“名方类集”、“药类法象“、“医验纪述”。补遗主要论述外感、伤寒等证。
(公元 752 年)唐.王焘著。四十卷。搜集唐以前的许多医药著作,编为 1104 门,载方 6000 有余,是重要的中医著作之一。
〔田〕小儿狐疝气,偏有大小,时时上下者。蜘蛛十四枚熬焦,桂枝半两,二物为散,每服八分,日再,酒调下,蜜丸亦通。
黑散
黄连 黄芩 大黄 黄柏(各二钱)
上同烧,存性,为极细末。雄猪胆汁、蜜,同调敷。
偏坠亦宜防葵丸。令儿坐于土中,午时灸印下偏坠之处七壮。(防葵丸未详)
小儿偏坠若非胎中所有,在后生者。于茎下、肾囊前中间弦子上,灸七壮,立愈。
〔明〕胎产疝卵偏坠。囊缝后十字纹上,灸三壮。(春灸夏瘥,夏灸冬、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