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贯》(公元 1687 年)明.赵献可(养葵)着。六卷。发明《薛立斋医案》之说,以命门真火、真水为主,以六味丸、八味丸二方通治各病。在理论上有些偏激,清.徐大桩怍《医贯贬》予以批评。
查古籍
《医贯》(公元 1687 年)明.赵献可(养葵)着。六卷。发明《薛立斋医案》之说,以命门真火、真水为主,以六味丸、八味丸二方通治各病。在理论上有些偏激,清.徐大桩怍《医贯贬》予以批评。
《医门法律》(公元 1658 年)清.喻昌(嘉言)着。六卷。依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及诸杂证而分门别类。每门分论、法、律三项。论是总论病证,法是治疗法则,律是指出医生在治疗上的过失。
《原机启微》(公元 1370 年)元.倪维德着。二卷,又附录一卷。论眼病根源,制方要义,并附方义。附论眼病若干种,也较详明。
气温.味辛.无毒.发汗.主胸膈痰冷.上气.面目黄赤.醋研敷射工毒.芥子气温.禀天春升之木气.入足厥阴肝经.味辛无毒.得地西方之金味.入手太阴肺经.气味俱升.阳也.味辛入肺.肺合皮毛.辛温发散.所以发汗.胸者肺之分也.膈者肝之分也.白芥子辛温疏散.所以入肝肺之分而消痰冷也.肺主气.气温则下行.所以主上气也.面目黄赤.肝乘脾也.气温达肝.肝不乘脾.黄赤自退也.醋研主射工毒.亦辛温条达之功效也.
【制方】
白芥子同白术.枣肉丸.治胸膈痰饮.同甘遂、大戟、蝎尾、巴霜、辰砂丸.名控涎丹.治痰迷心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