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味苦咸。性微寒。无毒。正禀北方水气。兼得春阳之和以生。可升可降。阴也。恶黄、干姜、茴香、山萸。反藜芦。勿犯铜铁。
【主治】主腹中寒热积聚。女子产乳余疾。补肾气。令人明目。(本经)暴中风伤寒。
身热支痈心【归经】入肾经。为壮水制火之品。(兼补剂肾家君药散无根浮游之火)【前论】河间曰。此乃枢机之剂。管领诸气。上下清肃而不浊。风药中多用之。故活人书治论之阳无结核【禁忌】经疏曰。凡血少目昏。停饮支满。血虚腹痛。脾虚泄泻。均忌。
【炮制】备要曰。凡使。蒸过晒干焙用。
(公元 1578 年)明.李时珍(东璧.濒湖)着。
五十二卷。 作者用了近三十年时间编成, 收载药物 1892 种,附药图 1000 余幅,阐发药物的性味、主治、用药法则、产地、形态、采集、炮制 、方剂配伍等,并载附方 10000 余。 本书有韩、日、英、法、德等多种文 字的全译本或节译本。
学术价值:
集我国16世纪之前药学成就之大成。被国外学者誉为中国之百科全书。
味苦咸。性微寒。无毒。正禀北方水气。兼得春阳之和以生。可升可降。阴也。恶黄、干姜、茴香、山萸。反藜芦。勿犯铜铁。
【主治】主腹中寒热积聚。女子产乳余疾。补肾气。令人明目。(本经)暴中风伤寒。
身热支痈心【归经】入肾经。为壮水制火之品。(兼补剂肾家君药散无根浮游之火)【前论】河间曰。此乃枢机之剂。管领诸气。上下清肃而不浊。风药中多用之。故活人书治论之阳无结核【禁忌】经疏曰。凡血少目昏。停饮支满。血虚腹痛。脾虚泄泻。均忌。
【炮制】备要曰。凡使。蒸过晒干焙用。